保靖县人民政府-保靖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保靖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保靖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1-03-31 字体大小:

2020年全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县经济呈现稳步复苏由降转升的发展态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为73.31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5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6.82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35.04亿元,增长0.3%。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5.6∶36.6∶47.8。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3%;高新技术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3%、80.1%和4.6%。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4%;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7%。规模工业用电量11185万千瓦时;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174吨标煤/万元,2020年小康实现程度为92%。

二、农   业

2020年全县农林牧渔服业总产值20.21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11.94亿元,增长4.8%;林业产值0.29亿元,增长7.4%;牧业产值7.49亿元,增长0.2%;渔业产值0.24亿元;农业服务业产值0.25亿元。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 26万亩,同比增长1.1 %;油料种植面积8.0万亩,增长0.1 %;蔬菜种植面积 7.56万亩,增长 2.63%。特色经济作物稳定快速发展,年末茶园面积12.6万亩,增长14.9%,当年可采摘面积8.45万亩,增长5.04%。柑桔面积12.95万亩,增长5.64%。全县粮食总产量9.35万吨,增长2.97%,其中水稻5.43万吨,玉米2.41万吨,豆类 0.27万吨。茶叶产量0.11万吨吨,增长34.09%;柑桔产量13.44万吨,增长12.46% 。出栏生猪11.54万头,增长2.96%;出栏牛0.76万头,增长3.1%;出栏山羊9.34万只,增长5%;出笼家禽 83.86万羽,增长12.97%。肉类产量1.22万吨,增长7.4%。水产品产量0.19万吨,下降34.44%。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8.62亿元,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 46处,投入资金1.01亿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9.19万立方米。完成小水电清理退出9座,整改33座。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数2.69万人。全县160个建制村通村公路达到通畅标准。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20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  106家,其中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家,州级1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实现利润2.1亿元,上缴税金0.8亿元。农业专业合作社1078个,合作社成员4.2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4.1万户,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100家联合社”1个、省级“100家”合作社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9.23亿元,增长5.3%。规模工业企业34家,其中新增规模企业7家。

规模工业增加值,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下降6%;股份制企业下降0.8%;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60.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25.7%。在总计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下降17.5%;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7.1%;非公有制工业增长0.2%;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增长8.1%。

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降。混凝土34.3万吨、陶瓷1748万件、大米0.7万吨、电解锰0.8万吨、白酒90.3万升、水力发电10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8%、9%、20.6%、26%、26.9%、66.1%;电解锌6.3万吨,硫酸9.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6.6%、23.5%。

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1.4亿元,同比下降22.5%;用工人数2834人,同比下降14.6%;亏损企业15家,同比增亏25%;亏损总额0.5亿元,同比减亏3.9%。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6.89亿元,同比增长22.9%,占全县生产总值比9.4%;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总产值3.52亿元,增长10.7%。房屋施工面积31.24万平方米,增长6.7%;房屋竣工面积8.23万平方米,下降2.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增长9.3%;非国有投资增长6.7%;民间投资增长7.2%。按投资方向分:技改投资下降8.3%;民生投资增长159.1%;生态投资增长84.3%;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7.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3.9%;产业投资增长4.9%。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为50.04%。

房地产投资4.18亿元,增长27.5%。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投资2.93亿元,增长3.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98亿元,增长200.7%。

五、国内贸易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5亿元,同比下降3.7%。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94亿元,下降3.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71亿元,下降3.2%。按行业分,批发业2.41亿元,增长1%;零售业4.4亿元,增长0.7%;住宿业1.2亿元,下降6%;餐饮业1.64亿元,下降17.5%。

六、招商引资和旅游

举办“优化营商环境政税银企春风行动”,签订3.55亿元授信放贷协议。签约落地招商项目5个,合同引资24.3亿元;完成省境外内资金12.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57.7%;引进外资141万美元。旅游事业取得新进步。旅游路网基本打通,夯吉二级公路、夯德旅游公路全面竣工,张花高速公路保古连接线基本贯通,大烽冲旅游公路提质升级即将完工、游步道建设加快推进,吕洞山自行车绿道路基建设完工,景区进入条件不断改善。配套设施不断优化,“土家探源”“神秘苗乡”线路上的比耳、沙湾、陇木洞、国茶等村进行了特色村落升级改造,实施了旅游停车场、游步道、旅游厕所等建设。完成了比耳、踏梯等5个村的旅游标识标牌。全县新改扩建旅游厕所20所。全年接待游客213.45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6.13亿元。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

全县旅客运输量180.4万人,旅客周转量10646.2万人公里。全县客船拥有量48艘,货船拥有量4艘。载货汽车拥有量164辆,载客汽车拥有量235辆。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642.6公里。

全县电信业务总量及收入18.02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9亿元。邮政行业主要服务能力:营业网点17处,邮路总长度266公里,农村投递路线长度584公里,城市投递路线长度224公里。邮政普遍服务:函件1.6万件,定销报纸累计数347.4万份。快递业务量59.5万件,其中同城0.9万件,异地58.6万件;快递收入257.7万元。邮政通信服务水平:平均每一营业网点服务面积109.1平方公里,平均每一营业网点服务人口1.8万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财政总收入3.58亿元,同比下降32.6%。财政总收入中,税收2.45亿元,税收收入比重68.5%。非税收入1.13亿元,下降22.6%。财政支出31.66亿元,增长1.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亿元,下降0.4%。社会保障与就业,教育、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等民生建设财政投入资金22.85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72.1%。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9.3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住户存款70.37亿元,增长11.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7.3亿元,增长23.3%,其中住户贷款27.23亿元,增长14.4%。

2020年实现保费收入 1.15亿元,增长1.1%。其中财产保险0.63亿元,增长12.2%;人身保险0.52亿元,下降9.8%。总赔付0.41亿元,增长5.5%,其中财产保险0.3亿元,增长6.9%;人身保险0.11亿元,增长1.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有各类学校129所,其中教师发展中心1所(广播电视大学);完全中学2所,普通中学14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110所(教学点82个),县职业中专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全县教职工及在校学生情况:教师发展中心(广播电视大学)教职工33人;普通高中教职工322人,其中专任教师319人,新招学生1331人,毕业学生1499人,在校学生4190人;普通中学教职工711人,其中专任教师705人,新招学生2838人,毕业生2759人,在校学生8681人;小学教职工1234人,其中专任教师1223人,新招学生2606人,毕业学生2886人,在校学生18127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辍学率0%。县职业中专学校教职工人数86人,其中专任教师83人,新招学生706人,毕业学生553 人,在校学生1428人。独立幼儿园153所,273个班(含附设班),教职工73人,在园幼儿7230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5人。

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4.66%,高中升学率95.62%。高考参考人数1021人,比上年增加81人,本科录取536人,比上年增加47人,录取率52.5%,上升0.48%,其中本一录取292人,本二录取192人,本三录取52人,较上年分别增加46人、14人和15人。

校舍面积47.4万㎡,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22.4万㎡,增长7.5%。教学仪器5503万元,增长9.2%。

全面实施学生资助全覆盖工作。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率达100%,特困家庭学生扶贫助学覆盖率达100%。全年资助学生6.72万人次,发放资金4697万元。获社会和爱心人士捐赠64万元,募集教育基金54.1万元。

科技事业发展迅速。2020年实施科技成果6项,申请专利65件,其中引进新项目、新技术37项。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发放牛羊、猪养殖图书800余本,健康生活、科学生活手册500册,科技读本200本,中小学生读物500本。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60698册,年接待读者人数16032人次。电视台1家,有线电视用户0.78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3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31%。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8个,省级保护目录11个。建成农家书屋共16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网点12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州级8个、县级18个。积极组织“三下乡”活动,完成演艺惠民送戏下乡、送书下基层等文化服务活动52场,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112场。

全县卫生机构31个,其中,医院2家,卫生院2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 个,卫生疾病防治院(所、站) 2个,卫生监督执法局1个。医院和卫生院实有床位1484张,卫生技术人员1430人(在编764人,临聘66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47人;注册护士799人。总诊疗人次49.45万人次,住院2.33万人次。年末有私营医院3个,个体诊所31个,私营医院及个体诊所从业人员92人;村卫生室193个,乡村医生193人。

全县开展规模化的全民健身项目12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0个,累计15个体育健身工程设施建设。全年共输送12名运动员进州队训练。体育场地869个,其中体育馆3座,标准运动场5个,篮球场238个,游泳池4个,各种训练房4个。2020年的全县体育场地总面积共计28.77万平方米。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0.32万人,其中男性15.9万人,女性14.42万人。人口出生率8.08‰,死亡率4.06‰,人口自然增长率4.01‰。人口年龄构成中,17岁以下、18-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占20.8%、60.6%和18.6%,与去年比17岁以下人口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18-59岁人口占比上升0.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98元,名义增长11.7%。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6666元,比上年下降6.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502元,比上年下降11.4%。

2020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5.86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4万人,参加机关干部职工养老保险0.67万人,参加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3.79万人。参保城乡居民16.48万人,其中新参保人数1.13万人,60岁以上的4.42万人(享受待遇人数)。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2.5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0.58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200人。

2020年末各类敬老院17 个,床位 712 张,收养五保老人 429人。集中供养五保老人年标准达 6120元/人/年/ ,分散供养农村五保老人年标准达 5460元/人/年,城市五保老人年标准达 8558元/人/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580元、410元、350元和30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200元、280元、350元。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211.248 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6607.99万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31人、城镇就业2998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310.1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

全县已发现矿种30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种。耕地面积2.15万公顷。森林面积136.63千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52.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24%。 

国家和省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县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0天,优良率98.3%。加强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对5家企业进行排污监测。PM2.5达标天数365天,达标率为99.7 %。

2020年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59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22 人,其中逮捕 149人,刑事拘留198人;抓获各类网上逃40人。受理行政案件1915起,查处1552起,查处各类违法人员1591人次,行政处罚人1569次,其中行政拘留178人次。其中受理治安案件637起,查处279起,查处各类违法人员322人次,治安处罚 300人次,其中治安拘留176人次。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可能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小康实现程度为初步统计数。

[4].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以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