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人民政府-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及提升的建议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及提升的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23 字体大小:

届次:湘西州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编号:83

建议人姓名:滕文洋

主办单位:保靖县人民政府

建议内容: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面临着多种安全风险,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相当薄弱,其中防溺水、性侵、毒品、赌博、吸烟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以湘西州为例,侵害留守儿童的案件时有发生,留守少年吸毒贩毒现象也有上升趋势。防溺水方面,尽管学校三令五申不要去游水玩耍,社会也通过设立警示牌,安排巡河员,可以说是全方位织密防护安全网,但每年仍然有学生溺亡事件发生。在赌博方面,青少年参与网络赌博居多,网贷平台往往又只需要青少年的身份证号码用作担保便可以贷款,长此以往形成以贷养贷,难以收场。在吸烟方面,对于传统香烟,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监管下,吸烟青少年数量已有所下降,但近年新型电子烟的出现,又让青少年身陷囹吾。市面上出现的大量以“奶茶杯”“可乐罐”为代表,造型可爱多样、口味种类繁多电子烟产品,青少年对此趋之若鹜。这些问题不仅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建议:

1.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心理辅导。一是农村学校要强化对青少年在防溺水、性侵、毒品、赌博、吸烟等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开展主题班会进行分类别专题教育,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和健康教育课程,及时排除留守儿童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使其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组织邀请大学教授、有关学者开展相关知识讲座,邀请公安部门进行模拟演练,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增加农村地区青少年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是学校还应加强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设立心理咨询室,每季度主动排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并且为咨询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三是应建立家校共育共管机制,保证信息沟通畅通。

2.家庭应切实履行教育监护责任、树立榜样。一是建立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法律监护主体责任,督促外出务工的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责任。家长应切实加强对子女的监管和教育,及时向学校了解子女在学校的身心健康、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定期如每月与子女进行一次深度谈心交流,特别是不要避讳性教育和正确引导子女的自我保护意识。三是家长也应以身作则,自觉抵制不文明不合法行为,树立正确的榜样。四是对电子设备使用做好监管,确保青少年不沉迷不违法。

3.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发展财政投入、强化监管。一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出台发展农村经济的惠民政策,发展农村产业化项目,加大扶持扶贫车间力度,为农村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农民能就地就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减少留守的存量、降低增量,使更多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身边享受家庭的关爱和温暖。二是统筹协调教育、公安、妇联、关工委、共青团等部门着力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全方位的关爱机制,整合力量构建留守儿童安全健康成长保障网络,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等关爱服务对象,组织开展游戏娱乐、课业辅导等活动,使他们尽量远离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三是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监管力度,督促基层派出所落实责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在每个村,乡镇设立联络专员,定期汇报相关情况,不瞒报不漏报,为农村青少年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4.社会应对留守儿童开展结队帮护、让爱成行。一是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鼓励支持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从学习上关注、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爱留守儿童。二是积极引导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及爱心企业和有条件的个人、社会工作者为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人提供关爱服务。三是深入宣传报道先进人物事迹典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慈幼恤孤的传统美德,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建议回复:

保政案复字〔2024〕第72号A类


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83号提案的答复


滕文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及提升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县民政局、县教体局、县公安局、县人民法院等部门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心理辅导”的建议

(一)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预算,2023年下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20余万元,确保人均10元经费保障到位。提升心理健康教师业务水平,2023年8月27日至29日举办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培训班,邀请州内心理健康名师进行培训,共培训心理健康教师90名。按照标准建设一批标准化心理咨询室,2022年投入289.0541万元,完成了全县36所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

(二)多措并举提升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家长学校32所,各学校组织开展了家访20113人次,与家长电话交流12293人次,与学生谈心谈话27761人次,解决学生实际困难4173人次,召开主题班会2051次。发挥名师示范,2023年春季学期以来,我县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尚云、李凡春等老师到普戎学校、葫芦中小学等乡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送教下乡,杨源、向健慧等教师到各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三)时刻绷紧安全教育之弦。开展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召开安全主题班会3248场次。深入开展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灾、反恐防暴、防食物中毒、防拥挤踩踏、防沉迷网络、防校园欺凌等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扎实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全民禁毒宣传月”“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等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师生法治观念,提升法律意识。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文明交通进校园”“法治宣传进校园”“禁毒知识讲坛”“利剑护蕾·雷霆行动”等系列宣传等活动。

二、关于“家庭应切实履行教育监护责任、树立榜样”的建议

县妇联明确乡、村妇联组织工作职责,要求每个行政村每年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含实践活动)不少于4次,指导常年在外务工家长通过委托他人监护等形式,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掌握孩子在校学习、心理、生活情况,采取适当方式向孩子传递性教育知识,指导家长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以良好家风熏陶孩子,加强对孩子的手机管理。广泛开展“建设法治湘西·巾帼在行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宣传妇女儿童维权领域重点法律法规和女童权益保护知识,每个村(社区)每年至少开展2次。各村(社区)执委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协助村(社区)委会做好日常走访,对存在监护风险的重点儿童给予重点关注。开展重组家庭、关系异常家庭摸底工作,乡镇、村(社区)分别建立台账,每年开展走访、关爱、安全知识宣传等活动4次以上。

三、关于“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发展财政投入、强化监管”的建议

我县坚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强堡垒、兴产业、激活力的重要抓手。2021年以来,县委以1号文件出台《保靖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行动方案》,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项目、大力扶持扶贫车间,经过几年努力,2023年全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6428万元,涌现44个收入超过50万元、7个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明星村”。以建设就业帮扶基地和就业帮扶车间为载体,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2023年来我县已建设就业帮扶基地1个,就业帮扶车间78家,发放奖补资金200万元,带动就业3359人,其中脱贫人口就业985人,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存量、降低增量,使更多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身边享受家庭的关爱和温暖。认真落实《湘西自治州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各职能部门积极履职,着力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全方位的关爱机制。县公安局加强重点行业场所集中整治,最大限度挤压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空间,有效防范遏制未成年人遭到不法侵害。扎实开展“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对县内涉及学校与学生的违法犯罪活动始终坚持“零容忍”,实现了所有案件发一破一、即发即破。县人民法院挂牌成立少年法庭,将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关系密切的涉及未成年的刑事、民事案件纳入少年法庭受案范围,选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爱心有耐心的法官办理案件。从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工会、学校工作人员中选任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紧盯未成年人保护薄弱环节,向相关单位积极制发司法建议书。对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积极协调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及时提供“梳理、泄压、引导”等心理援助。县人民检察院通过法治副校长履职,对在校留守儿童登记在册,开设法治培训课程,增强其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遭受不法侵害的留守儿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县民政局协调各职能部门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做实做细。目前全县12个乡镇设置了儿童督导员,负责统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工作。172个村(社区)设置了村儿童主任,负责本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困境儿童的日常性走访,儿童主任至少每月联系一次,每三个月入户走访一次,对父母或者儿童本身存在严重身体或智力残疾的加大走访频次,发现问题及时向属地乡镇、派出所、县民政局报告,积极协调解决问题。

四、关于“社会应对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让爱成行”的建议

县妇联利用节日和寒暑假等重点时期,发动巾帼志愿者、执委妈妈看护队广泛开展防溺水、防性侵、防校园欺凌、防电信诈骗、交通安全、用电用火等知识宣传,提高留守儿童安全自护意识与能力。加强与社工协会、沃土发展社等组织的协作,开展系列关爱活动,通过游戏、互动等形式打开留守儿童心扉,帮助树立健康向上阳光的人格。开展“出手吧,姐姐”关爱困境妇女儿童公益项目,发挥妇联组织、妇女、群众力量广泛募集关爱资金,救助困难、困境妇女儿童,特别是孤儿及事实孤儿、重病、重残儿童、特困供养学生。保靖县沃土农村综合发展协会、保靖县社工协会、保靖县友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利用小组活动、社区活动等形式深入偏远乡村、农村学校、城中心广场开展系列防性侵、防溺水、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县民政局、县妇联、县公安局等部门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积极宣传关爱留守儿童、防性侵工作。4月22日一部由保靖县融媒体中心制作的防校园霸凌宣传片刷爆保靖人的朋友圈。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深挖身边的自立自强留守儿童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典型,号召全社会学习,多方发力,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联系单位:保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 系 人:彭司熠

联系电话:15080882738、0743—7830265


保靖县人民政府

2024年6月25日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