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人民政府-春风化雨润陇西 乡村振兴正当时——州生态环境局保靖分局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春风化雨润陇西 乡村振兴正当时——州生态环境局保靖分局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21 字体大小:

四月的春风悠悠吹过保靖县迁陵镇陇西村的山水田埂,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希望与改变。回望过去,州生态环境局保靖分局驻村工作队已扎根陇西7年,以梦为马,以爱作帆,用2000多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奏响陇西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厚植生态底色绘就田园新景

春雨如酥,轻柔洒落,绘就了陇西村生机盎然的田园新景。村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州生态环境局保靖分局驻村工作队正组织村“两委”成员一起研读中央、省委一号文件,把陇西村放在文件里,逐字逐句细读分析,找准定位方向。

每年3月都会组织干部职工到村植树添绿。今年植树节,州生态环境局保靖分局与村支两委共同组织了“干在春天里——学雷锋共植树,乡村振兴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志愿者着红装、植新绿,在绵绵春雨中种下绿色希望。

村民李树权看着栽种树苗,不禁感叹:“以前村里到处光秃秃的,一下雨还容易滑坡。现在好了,工作队带着大家种树,环境越来越好了,看着就舒心。”

一抹抹志愿红与漫山遍野的生态绿相互交织,勾勒出陇西清新秀丽的幸福画卷。


进村植树添新绿

深耕特色产业,铺就共同富裕路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与命脉。陇西村独特的高山峡谷地势和肥沃土壤,为保靖黄金茶的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州生态环境局保靖分局驻村工作队立足陇西优势,因地制宜,与村支两委齐心协力,围绕优化种养结构,全力发展黄金茶种植产业。2024年保靖黄金茶产值实现70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陇西村民种茶忙

张佰娟大姐在茶园里熟练地栽种茶苗,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待。“以前我们不懂技术,茶苗成活率上不去。工作队来了,又是请专家指导,又是联系县里争取产业项目支持,帮我们想办法。今年我又多种了几亩,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千亩茶园明前抢头采

州生态环境局保靖分局驻村工作队还积极探索多元的产业发展路径,免费发放稻花鱼苗,引进赤松茸种植技术。驻村工作队员吴丰辉介绍道,“我们多元尝试,就是为了找到更多适合村里发展的产业,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

聚焦民生实事,守护幸福家园

保障住房和饮水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州生态环境局保靖分局驻村工作队深入村组,走遍了全村447户村民,记得住每一户村民的姓名。“五保户”翁绍富房子因年久失修,椽皮、檩子、柱头等腐蚀严重,经村“两委”鉴定后,积极帮助申报重建。翁绍富感慨:“我这老房子,一到下雨天就担心,多亏了工作队,帮我解决了大难题,让我住得安心、睡得踏实,以后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不仅帮助解决住房安全,州生态环境局保靖分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还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打造“幸福屋场”,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让农村群众从乡村振兴中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幸福屋场”晒幸福

季节性饮水困难是陇西村陇湖组的一大难题,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翻山越岭,四处探寻水源,与邻村反复沟通协调,积极申报饮水项目,筹集资金50万元,建设了引水管道,把清澈的山泉水接入陇湖家家户户。村民彭秀富拧开水龙头,看着哗哗流出的水,激动地说:“以前干水的时候,我们都要下到河沟里背水上山,盼了这么多年,终于能到屋里头随时用上干净水了!”这股清泉,不仅滋润了村民的生活,更温暖了他们的心。

饮用水源勘察

创新基层治理,培育文明乡风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驻村工作队积极推动“三长制”建设,设立5个片长,11个组长、35个邻长,构建起“片-组-邻”的基层治理模式。

今年2月,陇西村坐湖组彭某与张某因春耕占地引起矛盾纠纷。片长彭建华、组长彭秀富和工作队迅速行动,查阅存档资料,走访周边农户,全面掌握情况后,一起到当事人家中,耐心地沟通讲解,有理有据调解,不到半天时间,这起矛盾纠纷便得到妥善解决。事后,彭某和张某不好意思地说:“多亏了你们,不然我们两家还不知道要僵到什么时候,以后一定好好相处。”

不仅如此,工作队还通过“院坝会”“堂屋会”等形式,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制定村规民约,弘扬文明新风尚。州生态环境局保靖分局作为后盾单位,每年到陇西村开展关爱妇女、留守儿童等活动。村里的妇女们笑着说:“每年的妇女节活动,让我们觉得自己也被重视了,生活更有滋味了。”孩子们也开心地说:“叔叔阿姨们送的学习用品可好用了,还教我们好多知识。”

如今的陇西村,春风化雨,逐步实现从内到外的蜕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绿色底色、幸福成色更加浓郁,全面振兴信心更加坚定有力。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