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生态环境局保靖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2024年湘西州生态环境局保靖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律法规为遵循,切实履行环境监管职责,坚持科学、依法、精准治污,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执法普法工作,坚持依法治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理论学习,夯实依法行政基础。一是坚持带头领学。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局党组会、局务会、全体干部职工会第一议题主要学习内容。二是巩固全员参学。将普法培训计划纳入全年重点工作,确保干部职工每年参加一次以上法治专题讲座,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年度学法考法制度,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进行行业学法,参学率、报考率、通过率均达到100%。三是督导检查考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全局24人参考,23人合格,合格率达95.8%。
(二)规范行政执法、严格监管执法。一是坚持依法监管。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严格按照《湘西州生态环境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及清单中要求,对行政执法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实现全过程记录,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全年抽查监管对象255家次,办理生态环境违法案件14件,处罚金额16万元。二是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日常检查监督机制,定期参加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以查促学、以学促用,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生态损害赔偿。2024年我县共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1件,做到了六大案件类型全覆盖,办结率100%。
(三)坚持依法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检测19家,柴油货车抽检204辆,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检62台。持续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取缔违规占道露天烧烤13家,餐饮门店和机关食堂安装油烟净化设施275家,安装率100%。强化噪声污染治理,制止噪音扰民行为64次,处理噪音投诉20余次。强化露天焚烧管控,累计制止露天焚烧35起。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利用率达86.14%。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核定入河排污口45个,完成整治10个。完成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30个。涂乍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名单。完成山塘生态修复治理81口,农村小河道生态修复治理25条。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整治和河道“四乱”清理,常态化巡河387次,日常河道保洁82次,志愿服务活动58次。巩固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成效,开展违规渔具清理整治行动12次,打击非法垂钓行动56次,现场规范垂钓行为520余人次,取缔河库网箱养殖290口,实现网箱养殖全面清零。三是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优先监管地块管控14个,“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8个,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全面推行田长制,确定四级田长1088名,牢牢守住25.4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完成绿色矿山建设1家。擦亮“保靖真干净”品牌,累计清运处置生活垃圾2.6万吨、餐厨垃圾2500余吨、建筑垃圾15万余立方米,处置建筑垃圾再生产品8万余立方米,资源化利用率达51.96%。加强畜禽粪污管控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9.16%,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完成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28.5吨。农膜使用280吨,回收236吨,回收率84.29%。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8.98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开展农药减量行动,农药使用量318.435吨,同比减少了10.718吨,减少率3.25%。强化受污染耕地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49%。四是不断强化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对我县清单内29座尾矿库开展全面巡查巡视,并建立巡查台账,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隐患及时报业主及相关部门及时整治,今年汛期以来共发现尾矿库截排水沟破损、堵塞,渗漏液收集池水位较高等环境风险隐患7处,均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置,化解了环境风险隐患。积极开展保靖县人民医院“无废细胞”创建工作。五是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依法办理免罚减罚轻罚案件8件,减免罚款金额155万余元。六是污染源源头防控更加有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无新增“两高”项目。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6个,执行排污许可年报29家,征缴排污权有偿使用费17.5万元,排污单位“持证排污、依法排污”的意识得到增强。
(四)加大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坚持送法到企业,环境执法人员在日常检查、双随机检查及行政执法等工作中,对管理相对人开展针对性的环保法律法规现场宣传,提高行政相对人环境守法意识。二是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结合“6.5”世界环境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开展法治宣传,广泛宣传本部门执行的法律法规,利用展板、宣传栏、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大普法力度,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存在问题
(一)执法能力建设不足。环保管理体制改革后,生态环境系统整合了环境保护和国土、农业、水利等部门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执法领域拓宽,但执法承接能力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人员少、装备短缺等实际问题。
(二)法制审核力量偏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目前我局从事法制审核的人员无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法制审核力量较弱。
(三)是普法宣传方式单一。普法宣传不够新颖,内容较为单一,利用新媒体创新开展法治宣传的手段还不够丰富。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理论学习。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二)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综合能力,加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推动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与行政处罚、刑事司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进行衔接。
(三)加强普法引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加大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的力度、广度,拓展宣传阵地,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